尊龙凯时,尊龙凯时官方网站,尊龙凯时APP下载“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山里自然生长的青花椒,麻香醇厚……”清晨,重庆市荣昌区铜鼓镇刘骥村党总支书记熊贵英与该村驻村工作队弋松林一同来到村民罗克明家中,手持手机细致拍摄他家晾晒的干花椒。原来,罗克明家的花椒遇到销售困境,村干部正通过拍摄视频帮助他拓宽销路。
“今年收了七八百斤干花椒,价格低还卖不动,之前急得睡不着觉。”望着院子里的花椒,罗克明满脸愁容化作感激,“村干部帮忙拍视频、找渠道,比我自己跑市场省心多了,现在货走得明显快了。”
熊贵英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网络宣传,让更多消费者看到村里优质农产品,帮助村民解决销售难题。”
在铜鼓镇,村干部化身“宣传员”助农销售已成为常态。素有“花椒之乡”美誉的铜鼓镇,拥有5000余亩花椒基地、9家种植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千余名村民增收。但“酒好也怕巷子深”,优质农特产品常因地处偏远遭遇销售瓶颈。“必须打破地域限制,让山里的宝贝走出去。”铜鼓镇负责人的话道出了发展电商的初衷。
从去年开始,铜鼓镇创新推出“支部+合作社+电商”模式,打造“铜鼓山乡”抖音直播间,鼓励机关和村社干部于每周二至周五晚上七点半开展直播,为家乡农特产品“代言”。从最初面对镜头的生涩,到如今流畅介绍产品特性,铜鼓镇的干部们以真诚赢得网友信任。“通过屏幕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变化、了解优质农产品,线下订单也随之增加。”熊贵英谈起成效时笑容满面。
电商发展也推动了产业链的延伸。当地联合企业开展花椒深加工,开发出花椒鸡、花椒油、火锅底料等10余种产品,让“土疙瘩”变身“香饽饽”。
“花椒经初级农产品加工后,附加值普遍提高50%以上。”9月8日,弋松林拿起包装精美的花椒足浴包介绍,“这款产品今年已卖出2万包,成了网红单品。”从田间到车间,从原料到商品,产业链不断完善,为农特产品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
电商赋能下,销售数据持续攀升。今年上半年,铜鼓镇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其中花椒系列产品贡献超60万元。数字背后,是农户实实在在地增收,越来越多村民享受到电商发展带来的红利。
村民周汉高家种有4亩花椒,以往每年销售都得托人找渠道,今年通过合作社电商平台,不仅销售顺畅,价格还比往年高了近两成。“现在足不出户就能把花椒卖到全国,以前想都不敢想。”周汉高算起收入账,笑得合不拢嘴。
“不仅要卖产品,更要树品牌。”铜鼓镇负责人介绍,铜鼓镇将质量管控作为电商发展的生命线,建立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品控体系。通过统一包装、规范标准,“铜鼓山乡”系列农产品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在电商平台积累起良好口碑。
如今,铜鼓镇的电商发展路径愈加清晰,计划以“荣昌铜鼓山乡”账号为核心,培育村干部网红队伍和村民主播群体,构建带货矩阵。下一步,铜鼓镇将重点推进品牌建设,持续优化产品与服务,让农特产品不仅“走出去”,更能“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