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尊龙凯时官方网站,尊龙凯时APP下载
田野铺满金黄,又到了收获的季节!瞧,秋分过后,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1000多万亩良田老“热闹”了,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涌动,大型收割机穿梭着奏响丰收的乐章。
山乡披上绿装,好一幅秀美的风光!瞧,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来到浙江余村,便一头扎进了绿水青山拥裹的田园景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乡村图景鲜活呈现。
钱袋越发鼓囊,处处是带笑的脸庞!瞧,一年四季都产鲜橙的湖北秭归县,脐橙年产量达100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近200亿元,26万人搭乘“橙色列车”增收致富。
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和美乡村更多涌现,“村超”“村晚”等文体活动广泛开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群众增收渠道拓宽……“十四五”期间,农业更加高质高效、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农民更加富裕富足的壮美画卷在广袤大地铺展。
除了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收割机,今年在建三江七星农场的水稻收割现场,全国首台自动测产收割机也格外引人注目。
可别小瞧这个大块头!它不仅作业效率是传统人工收割的40到50倍,还极其“聪慧”——这边,刚把稻子吞进肚中,那边,驾驶室的屏幕上就显示出了相应区域的产量。借助数字系统,它还能把数据同步回传到终端指挥中心,并生成一张耕地“体检报告”,以便工作人员进一步掌握土壤情况,为第二年的春耕打下基础。
“种地越来越省劲!就这地里,光是紧盯墒情虫害变化的智能监测站就多得很!以前起早贪黑下地干活,现在动动手指,一部手机就能干好多活。”七星农场种植户周德华说。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越来越多先进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为农业插上了科技翅膀,让粮食生产变得更加轻松高效,让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去年年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超过96%。”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表示。
聚焦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集中发力、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的同时,我国持续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完善各项支持政策稳住农民种粮收益,严格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让粮食面积在高基数上保持稳定。
“‘十四五’以来,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粮食产量迈上新的台阶。去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了740亿斤。同时,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供给充足,老百姓的餐桌越来越丰富。”韩俊说。
漫步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柏油路旁的两层小楼错落有致,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转角楼、雕花窗、白粉墙构筑成的黔北民居别具风情;石板路边的连院木屋向前铺展,房前屋后的小花开得绚烂……这田园风光着实迷人!
“很多人都说花茂村花繁叶茂、名副其实。”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龙芬告诉记者,“其实我们村原来叫‘荒茅田’,那也是名副其实,出行难、看病难、增收难,又荒又穷。现在村子不仅容貌大变样,这几年旅游等产业也风生水起,花茂人的笑脸越来越多!”
广袤大地,发生美丽嬗变的又何止一个花茂村!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和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山乡巨变的故事在大江南北频频上演。
从“脏乱差”到“绿富美”,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完善让乡村里子更厚实——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95%以上的村庄开展清洁行动。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持续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
从“颜值高”到“气质佳”,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让村民的生活更为舒适,文明乡风的浸润让村民的精神更加富足——“十四五”以来,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等在农村深入实施;2199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95%以上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累计建设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14万个、农村敬老院超1.6万家;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等乡村治理方式推广应用;高额彩礼等突出问题得到整治,“村BA”“村超”“村晚”等“村字号”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在“面子”和“里子”的提升中,在“口袋”和“脑袋”的富足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速落地。
在延安市洛川县老庙镇桥子村,智能分选机高速运转,一颗颗苹果按照重量、果型、甜度等被分成不同等级,整理装箱后发至全国各地。这些年,洛川县苹果产量提升的同时,产业链也逐步延伸。在苹果博览馆了解苹果栽培历史,在苹果实验站的长廊拍照打卡、看现代果业科技的突破,在“中国苹果第一村”阿寺村采摘、了解苹果文化——果旅融合,让乡亲们又多了条致富路。
放眼全国,小苹果、小木耳、小黄花等不断壮大的特色富民产业,让田畴沃野焕发勃勃生机,让乡亲们的钱袋子越发鼓囊、日子奔头更足!
“聚焦提高质效,我们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达18万亿元左右。‘十四五’期间,支持各地建设2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98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去年全国休闲农业的营业收入达9000亿元左右。”韩俊表示。
当前,我国832个脱贫县每个县都培育形成2~3个优势特色突出、带动能力较强的主导产业,总产值超1.7万亿元。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2588元增加到2024年的17522元,年均实际增长6.8%,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高0.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1降到去年的2.34:1,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今天,大国“三农”不断奏响华章,在锦绣山河间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